大豆种子的主要成分-山西亿鑫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
Website Home

大豆和豆制品:含有约40%的优质蛋白质,可与鸡蛋、牛奶媲美,还含有较多的卵磷脂、钙、铁、维生素B1、B2等,是理想的健脑食品荚果含种子1-4粒,种子椭圆或圆形,每50克有种子150-500粒。
大豆种子的生活力随贮藏年限增加而逐渐降低,种子的寿命一般为2-3年;
大豆种子的形状称为粒形,通常有圆形、椭圆形、扁圆形、长椭圆形和肾形5种;
大豆种皮的颜色有黄色、青色、褐色、黑色及双色5种;

黄色种皮按颜色深浅又分为白黄、淡黄、黄、浓黄和蜡黄。
青大豆的种皮色又分为淡绿、绿、暗绿3类;
黑大豆种皮色分为黑和乌黑2类!
褐大豆分为茶、淡褐、褐、深褐和紫红5类颜色?
大豆子叶的颜色有2种,即黄色和青色?

不同种皮颜色和不同子叶颜色组成了不同颜色和用途的大豆。
我们通常所说的黄豆是指黄色种皮、黄子叶的大豆,主要用于直接食用、食品加工和榨油;
青色种皮大豆有青皮青子叶,也有青皮黄子叶,平常说的“里外青”大豆是指前者,常用做蔬菜;
青皮黄子叶的豆粒为淡绿色,主要用做亲本资源。
黑色种皮大豆,子叶有黄色,也有青色!
黑皮、黄子叶的黑豆多用做词料?
黑皮、青子叶的黑豆,就是常说的药黑豆,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。
大豆子粒通常用百粒重表示,即100粒种子的重量(单位是g)。

子粒大小因品种不同变化很大,有的野生大豆百粒重仅2〜4g,而有些做蔬菜用的品种,百粒重可达到30〜40g。
根据百粒重,子粒大小分为7级:百粒重在30g以上的为特大粒,25〜29.9g为大粒,20〜24.9g为中大粒;
15〜19.9g为中粒,10〜14.9g为中小粒,5〜9.g为小粒,百粒重在5g以下的为极小粒?

同一品种因栽培条件、气候条件不同,子粒大小也有差异。

一般土壤肥力低、干旱会使子粒变小,粒重下降。
同一植株不同结荚部位或同一豆荚的不同位置,籽粒大小也有差别?
大豆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,天然杂交率低,一般为0.5%〜1%!

因此,大豆品种易保纯。
在大豆性器官形成后,花未开放前,即完成了传粉?

传粉就是雄蕊花药开裂,花粉散出,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。

授粉后,落在柱头上的花粉很快萌发,从萌发孔长出花粉管,穿过柱头,经过花柱,到达子房后,从珠孔穿过珠心进人胚囊,花粉管端壁破裂,放出精子进人胚囊。
2个精细胞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结合完成双受精!

1个精子与卵结合形成初生胚乳核,在形成胚乳的过程中,胚乳逐渐地被发着的胚所吸收,把养分储存在子叶中,形成无胚乳种子。
在胚和胚乳发育的同时,珠被也长大,形成种皮;
种皮上的种脐是珠柄相连处断落留下的痕迹?
子房逐渐膨大而形成幼荚,子房中的胚珠逐渐发育成种子;

种子的成长经历的过程:开花后20天以前为胚发育、种子增大和结构建成期。

在这个时期,可溶物质迅速增长,豆荚先长长,后增宽,然后增厚。

当种子体积到达最大时,再鼓粒。
鼓粒期间种子重量增加很快,粗脂肪、粗蛋白和糖类物质随种子干重的增加而增加,而水分则相反,随种子的增加而减少;
在开花20天内,种子中干物质含量只有5%,含水量可达80%?
开花后20〜30天,进入种子形成中期,干物质达8%〜9%,含水量降到60%〜70%,此期主要积累脂肪;
开花后30〜40天,种子含水量下降,有机物转化为储存状态,此期主要积累蛋白质,当种子干重增加到最大值时,水分迅速降到20%以下,种子呈现出该品种固有的色泽、形状和大小?
决明子种子含蒽醌类化合物,主要为大黄素、大黄素甲醚、大黄酚、芦荟大黄素,以及钝叶素、决明素、黄决明素、橙黄决明素及它们的甙类和大黄酸等,尚含决明甙,此外含粘液、蛋白质、谷甾醇、氨基酸及脂肪油等;
大量贮藏时料堆逐渐结块,严重时变黑并有腥臭味?

料堆大豆吸湿霉变现象多发生在料堆下部或上层,下部主要来自吸湿,上层主要来自结露,深度一般不超过30cm。
吸湿霉变的大豆往往都会出现浸油赤变。
一般情况下,大豆水分超过13%,无论采用何种贮藏方法,豆温超过25°时即能发生赤变,其原因是在高温高湿作用下,大豆中的蛋白质凝固变性,破坏了脂肪与蛋白质共存的乳化状态,使脂肪渗出呈游离状态,同时色素逐渐沉积,致使子叶变红,发生赤变,发芽率丧失;

大豆从收获到播种或加工大多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贮藏,由于大豆籽粒贮藏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,直接影响大豆的加工性能和产品的质量,若作种用则影响种子发芽率。

因此,掌握和控制贮藏变化条件,对防止大豆在贮藏过程中发生质变非常重要。
主要成分是多糖物质,种皮的表皮下有栅栏状的厚壁组织细胞层,表皮上有厚的角质膜?
能够乃一定的酸碱,具有保护作用;
种子的营养成分主要有糖类、脂肪和蛋白质,还含有矿物质和维生素等;
1.糖类糖类是种子中重要的贮藏物质之一,在种子萌发时供给胚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养料和能量!

种子中所含的糖可分为可溶性糖和不可溶性糖。

种子中可溶性糖的种类和含量在种子成熟过程中变动很大,充分成熟种子的含糖量变动幅度也较大,但几乎完全不含还原糖(单糖),而主要以蔗糖的状态存在。
单糖在种子中只是一种过渡形式,在种子成熟过程中很快就转化为双糖和其他较复杂的糖!

不溶性糖主要包括淀粉、纤维素、半纤维素、果胶等。

纤维素虽然由葡萄糖根所组成,但通常不易被消化、吸收。
半纤维素可以作为植物的“后备食物”,在种子发芽时能被半纤维素酶水解,为胚吸收利用。
2.脂类绝大多数种子中都含有脂类物质,特别是油料作物种子中含油脂更多?
脂类物质包括脂肪和磷脂两大类,前者以贮藏物质的状态存在于细胞中,后者是构成原生质的必要成分?

种子中脂肪的品质与脂肪酸的种类有关,如芥菜种子中含有亚油酸、芥酸和亚麻酸等。

亚油酸和亚麻酸均有降低血脂的功效。

磷脂是细胞原生质的组成成分,主要累积在原生质表面,可生成多种膜。
植物中磷脂存在于根、叶、种子等部分,以种子中的含量较多,一般可达1.6%~1.7%,在胚芽中的含量又较内胚乳中的为多。

大豆种子磷脂含量特别丰富,尤以胚芽部分为高,子叶中也相当丰富。
3.蛋白质种子中蛋白质的含量差异很大,豆科作物种子的蛋白质一般为25%~36%,油脂种子为18%~39%,禾谷类作物种子所含蛋白质一般不超过15%!
蛋白质可分为简单蛋白质和复合蛋白质两大类;

简单蛋白质是由许多不同的氨基酸组成,而复合蛋白质是由简单蛋白质和其他物质结合而成。

种子中的大部分蛋白质都是简单蛋白质,只有极少部分是复合蛋白质。
种子所含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除取决于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外,还取决于蛋白质状态以及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类别和含量;

一般来讲,蛋白质由二十多种氨基酸组成,但不同种子中蛋白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,如果蛋白质的组成中缺少色氨酸、赖氨酸、蛋氨酸、苏氨酸、亮氨酸、异亮氨酸、苯丙氨酸及缬氨酸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时,人体就不能利用植物中的蛋白质重新构成人体蛋白质。

4.维生素种子中的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。
种子中的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(视黄醇)和维生素E(生育酚),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的维生素B1(硫胺素)、维生素B2(核黄素)、维生素B6(吡醇素)、维生素PP(烟酸)、泛酸和生物素等?
维生素C是葡萄糖经强氧化的衍生物,一些种子中没有维生素C,但在种子发芽过程中能生成维生素C,因而在幼芽中维生素C含量比较丰富?
豆类种子发芽过程中,能在子叶内合成维生素C!
维生素E在油脂种子中大量存在,它是一种抗氧化剂?
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B6等在大豆、花生、向日葵等种子中有较丰富的含量?
5.矿物质种子中矿物质的含量比绿色体内的含量要低?
一般豆类植物含矿物质较高,特别是大豆,矿物质总含量可高达5%;
种子中所含有的矿物元素有磷、钠、钾、钙、铁、镁、锰、硅等?

大豆脂肪的成分主要由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组成,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7.7%,且不含胆固醇,其中50%以上的亚油酸还能分解胆固醇,防止血管硬化,具有较大的营养价值。
大豆中还含有卵磷脂、脑磷脂和肌醇磷脂,为人体大脑、肝脏所必需的物质。
大豆还含有钙、磷、铁等无机盐和各种维生素,同样都为人体必不可少。